寒门之士[科举] - 第20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士快地丢:“速速拿来。”

    《育言报》一份只售十文,但外地来的士未必读过报纸每一期的容,他们到京城之后,往往会想办法买过往期数的《育言报》,京城各大书肆的掌柜就请人将报上容誊抄开来——原版印制他们是不敢的,礼会找上门来要成,是谓“版权费”。

    但也有胆大的书商去找礼谈生意,将一年发行的《育言报》版文章订成册发售,《育言报》方面应了,这书商便将搜来的文章,自柳贺与颜钧等人论书院起,自朝野外议论的开海之效的文章装订,一卷还不够,分了数卷售。

    这样的大价格不低,在书肆一般也不太好卖,可或许今年恰逢会试之年的缘故,来了京城的士都不差钱,加上京各府的官员也大多会买上一册,这《育言论策集》竟卖得极好,初版几日就卖光,书商急急忙忙去印第二版。

    书商发掘了其的商机,但他们仍不明白此书为何如此畅销——《育言报》系柳贺力推,朝要事皆书其上,今科又是柳贺任主考,《育言报》文章安能没有柳贺本人所想?

    何况《育言报》版文章篇篇是品,纵然和柳贺这次辅无关,仅是读其上的文章,都能令士们受益无穷。

    没有赶上《育言论策集》的书商们见此,便想办法订了《育言报》其他版面的文章合集,有涉农事、利、海外见闻的——后者系开海之后《育言报》辟的新栏,专载福建、浙江二地渔民于海外的见闻。

    书商们料想,这几册恐怕不会如《育言论策集》那般受迎,但书发售后竟卖得都不错。

    可以说,通过《育言报》,大明的读书人及百姓都了不少见识。

    此次许多士之所以十二月京,便是因为他们未走河,走的是海路,冬日里运河结了冰,海路却依旧通畅,有不少士甚至决定过了年再来京,走运河或许有许多不便,可走海路就不必考虑那么多了。

    这也是朝廷开海的一大益

    “柳三元任今科会试主考,我等若习秦汉文章者,恐怕要改一改行文之风。”

    福建会馆,几位士相对而坐,几人手都捧着几篇柳贺的文章。

    自柳贺参加应天乡试起,他的每一篇文章都为士们所熟读,士们觉得,自柳贺隆庆五年状元以来,他的文风日益成熟,《祭师文》一篇令他成就一代文宗,之后的《祭张文正公文》更是令人怀他与前首辅张江陵的师生之

    “我等再磨练十年

    ,不知能否达到柳三元文章?”

    “于文章一途,柳三元并无门之见。”一位士忽然,“他与王凤洲在《育言报》上掀起骂战,却仍赞其文章。”

    此士名为叶向,是福建福清人,少时便极有才名。

    “王凤洲崇尚拟古,柳三元却推唐宋,他二人文章,我更喜柳三元,《育言报》上二人争论那几日,我将城书肆踏遍,却仍未寻到《育言报》只字片句。”

    “尔张兄一急之找上了县尊,请县尊借他《育言报》一观。”

    这被众人称为尔张兄的士在福建也极有名气,他是晋江人,却在太学读书,万历十年秋考顺天府乡试第一。

    这二人对柳贺都极其推崇,尤其是叶向,叶向自福建而来,少时家便遭遇倭寇侵扰,他因此颠沛不果腹,之后因戚继光攻破倭巢,他一家才渐渐安定来。

    叶向很清楚,倭寇真正的倭国浪人并不多,许多都是沿海一带的渔民,自朝廷开海后,朝廷在福建各地设了关,收海税,但自那日起,渔民海不必战战兢兢,海远一些,亦有军保驾护航。

    至少他觉得,这大半年间,家乡气象已与以往不同。

    他之所以推崇柳贺,一是因柳贺文章非凡,他初读柳贺文章时惊为天人,之后柳贺在扬州府、回京后的文章他篇篇不落。

    其二也是因柳贺在官场上的政绩。

    文章写得好,不代表官就当得好,这一叶向十分清楚。

    但他观柳贺生平,只觉柳贺虽才官场十二年,却将修齐治平四个字贯彻得淋漓尽致。

    范文正公曾说,居庙堂之则忧其民,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无论在京城还是在地方,无论是任阁大学士还是任治河的亲民官,柳贺、心都有百姓。

    且其余官员不敢为之事,他敢为,其余官员不敢劝诫之句,他敢说。

    士们投科举,固然有令自家荣华富贵的想法在,可也有许多士愿为朝廷奉献己、于青史留名。

    柳贺在叶向心目可称完人。

    他将柳贺文章翻烂,每一句的释义都能分析透彻。

    ……

    及至万历十一年二月。

    柳贺领了会试主考的任命,会试副主考则是任吏左侍郎的许国,二人之间原本有些嫌隙,不过柳贺已是阁次辅,若无意外,他要在这次辅位置上坐不少年,许国和他有矛盾也得不到什么好

    何况真论权势,柳贺这次辅也不比首辅差多少。

    许国心暗自嘀咕,若有意外,恐怕只会是柳贺当上首辅。

    二人接了任务,连家都没回就到了贡院,衣服都是卫兵回家拿的,正是忧心考官们与考生有串联。

    事实上,柳贺手还真拿到了不少人帖。

    但柳贺毕竟不同于过去,在这官场上,需要他给面的官员不过寥寥几人,但能到这个级别的官员通常也不会在会试这桩事上扰他。

    “阁老,听闻此次会试,各地众的士颇多。”

    柳贺颔首:“我也有所耳闻。”

    这一科士的金量恐怕只是略弱于万历二年一科,比之嘉靖四十一年也不遑多让。

    叶向、李廷机、方从哲,这三人都是任过阁首辅的,文才有之,手腕也有之,柳贺也想早些读到他们的文章。

    许国与柳贺寒暄了片刻,二人便说起了此次会试的命题。

    许国任考官的经验比柳贺丰富,他任过乡试主考,也任过会试同考官,柳贺倒是任过会试同考官,但那已经是万历二年的事了。

    命题之事,自然以柳贺这个主考的想法为主。

    柳贺:“

    朝廷着力于开海、练兵等实政,题之时,各位考官切记少浮辞重实务,士真有实才者,纵是文辞稍若些,也可先取,待本官与少司寇阅过后再决断。”

    “你我为考官,当思为国取贤意义重,此次会试之,若有那等私通作弊、致好文章蒙尘者,本官必严惩不贷。”

    说到最后一句时,柳贺语气稍稍重了一些,同考官们俱是振奋神,不敢有丝毫懈怠。

    同考官大多翰林,和柳贺打过不少,自然也清楚他这位次辅的脾气。

    别的不敢言,柳贺绝对是说到到之人。

    翰林们都清楚,前首辅张四维之所以被踢回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