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 - 第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贺却不同。

    酷暑难耐时,他在读书练字,众学童玩闹时,他在读书练字,孙夫不知他为何如此有定,但读书非心专不可,而柳贺记极佳,书读上两遍便能背诵,再读两遍便能理解其意。

    孙夫都常与老妻慨,假以时日,柳贺的功名必然能胜过柳信。

    读书用功并不难,难的是日复一日的用功,难的是有读书的天赋,柳贺二者兼

    孙夫喝了一茶,师娘端上一盘酥饼,孙夫示意柳贺吃几块饼:“明年开,你须得寻一位业师了。”

    柳贺未料孙夫主动提及此事,神有些惊诧。

    “我已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孙夫捻须一笑,“若是十年前,我或许还可以指你时文,可却已是不行了。”

    制艺的老师难寻,非得通时文者不可,孙夫是秀才力大不如前不说,他也多年未曾场考试,于近几年的科场作文研究不,可他也清楚,柳贺继续留在社学不会有太大了,莫非还要他天天学《幼学琼林》与《千字文》不成?

    孙夫不想耽误了柳贺的天赋。

    “可是夫,我不过刚刚门,又自何寻一位业师呢?”

    丹徒县城原有一座清风书院,不拘儒童秀才皆可学,可清风书院如今已并县学,柳贺并非生员,自没有在其读书的机会。

    “你可知镇江府丁氏、茅氏二族?”

    见柳贺摇,孙夫也并不意外,镇江府论人杰地灵比不过苏州府和松江府,松江府自不必说,华亭一县的士数便冠绝整个南直隶,的次辅徐阶便是松江府华亭县人,弘治三年的状元钱福也同样自华亭县,钱福在仕途上建树有限,却有一诗传至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明代开国至今,苏州府一共过七位状元,从英宗时的施盘到世宗时的申时行,其有官至阁首辅的顾鼎臣与申时行,虽说前者是靠写青词才当上的宰相,可宰相却不是人人都能当得的。

    镇江府士榜上最有名的当属靳贵,可如孙夫所言,镇江府城,京江丁氏与京草巷茅氏乃最有名的两个家族。

    “丁氏、茅氏皆有族学,外氏学也可学。”孙夫解释,“城虽有书院,但其人员混杂,不如丁茅二氏多矣。”

    丁氏茅氏放在明代科举家族算不得什么,如闽林氏,七科八士,三代五尚书,有明一代仅此一家,这是学霸的战斗机,丁氏茅氏自是无法相较。

    但在镇江一地,丁氏茅氏的科举成绩已是十分不错,丁氏宋时就已经发迹,到明代时传至十三代,其,十六代丁玑与丁瓒为成化朝和正德朝士,但到了嘉靖朝,丁氏却未过一位士。茅氏自宋时就已经任官,到了明代,嘉靖朝有茅鉴任陕西安定知县,茅鎜为嘉靖十一年士,家族整呈现蒸蒸日上的一面。

    柳贺倒是知一位自茅氏的名人,就是知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后世镇江有一条茅以升大,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桥梁专家。

    孙夫的意思,他建议柳贺去丁茅二氏族学寄学。

    “若是寻到一位名师,你学问必然大有。”孙夫,“秋一过,距二氏族学招考已不足半年,这半年里,你在家读四书,于五经、诏诰表判也有研读,社学就不必来了,每逢十五,你过来一趟,于疑难问我,也可寻访府名师。”

    “弟知晓。”

    孙夫为柳贺指了一条方便的路,除此之外,他还给柳贺了一条通济社学的考评,以证明柳贺是社学最优秀的学童,不过柳贺报考二氏族学能否通过还得看他自己的本事。

    柳贺听了孙夫,自然打算安心在家读书,他读书的习惯已经养成,无论在社学还是在家,都是作息表严格执行,正如夫所说,社学无非《千字文》《幼学琼林》等学童必读书,听多了于柳贺无益,反倒浪费了他宝贵的时间。

    柳贺回家时,孙夫收了他的节礼,却赠了他纸笔若,他与师娘曾有一,却在十一二岁时夭折,他为柳贺指迷津,心却忍不住想,若是他独还在,当年他恐怕也会费尽心思为他寻访老师。

    读书之路

    孙夫为柳贺列了一个专门的读书清单,其当然以四书五经为主,却不仅仅是四书五经,孙夫自己虽然一副老学究样,却没有兴趣把柳贺培养成老学究,反倒希望他既能读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

    正如孔所言,何为士?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多谢夫。”

    这一刻,柳贺是真的被孙夫折服了。

    孙夫虽然举业为成,只能拘于村当一塾师,可他能安贫乐,培养学童,算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读书人的职责。

    在通济社学,柳贺并未受孙夫太多偏,因为孙夫对所有学童都一视同仁,只以学业分,但孙夫却怜惜他们母二人生活艰难,看到柳贺有读书的天赋,实在不忍看他求学无门,以致天赋被埋没。

    对于镇江府城的读书人来说,报考丁氏、茅氏二族社学并非什么秘密,可对于乡间的柳贺来说,去何求学几乎是他面临的等大事。

    况且他还指了柳贺该读什么书。

    在社学这几月,柳贺读书几乎都靠自己摸索,主要还是他爹留的藏书,可柳贺的看是不带任何目的的,究竟哪一册更重,是看过便忘还是将书所写记在心,他几乎是没有任何绪的。

    ……

    秋过后,柳贺开始闭门读书。

    他把孙夫的建议和纪娘提了,纪娘虽不舍柳贺离家求学,可既然柳贺愿意上,纪娘自然也不会阻拦,她毕竟也是秀才娘,柳信在世时也曾外游学过一段时间。

    柳贺其实想过让他娘和他一起住到府城去,但据他打听到的消息,丁氏和茅氏族学招收的其他弟都是安排住宿的,他娘如果一起去了,倒不如一直留在村,好歹有左邻右舍互相帮衬着。

    柳贺想了想,到时候只能请三叔以及里族老他们照顾一二了,如果他真能通过两家族学的招考的话,希望那边给假能够稍多一些,让他能够经常回家看看。

    柳贺读书依旧由四书开始,孙夫借了他一本四书的评,乃是他年轻时习四书的经验之谈,柳贺手也有各四书讲评若,他每读一册,便会将自己心所想与讲评行比对,如此一来,他印象更不说,各书一致与不一致的观也能被他一一收。

    四书之外,柳贺每日会看一分五经的容,在明代科举考试场考四书三,经四,一共七题,考生四书必学,五经只需择其一经为本经即可,相比四书,五经要驳杂得多,明初时规定了五经各经应考的版本,如《诗》主《朱集传》,《易》主程朱,《书》主蔡氏及古注疏,《秋》主左氏公羊等等等,永乐却又规定,一切以《四书五经大全》与《理大全》为准,像柳贺啃四书或许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