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红裳 - 分卷阅读6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倒是首辅林宰相态度十分明确,很明确的反对安国公在奏疏提到的每一项建议。的理由简单暴,就是一句,没钱。

    要说林相这个人,虽然刚愎自用,将权柄看得极重,但办事能力绝对没问题。安国公的奏疏递上去的第三天,林相亲自带着孙尚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皇上算了一笔细账。

    一是北境十三州的城防若要全修起来,需要多时间,民夫料所费多少,修好前料工费运输耗损、修好后的维护、修缮,总共需要库银多少,以后每年增添多少维护开销。

    二是若要增兵,征兵所需费用,新兵营的营房、军需、武、训练等等的前期投,以及每年额外增加军费开销是多少。

    三是若要扩大边境防线范围,扩充骑兵和斥候的人数,训练费用需要多少,所需增添匹多少,多养战带来的额外开销是多少。

    四是秋以来,北境小规模的边境带来的损失又是多少,军械、抚恤耗损是多少,每年补充北境的兵、一年两季军装、战车、粮草、运输需要多少。

    五是近年来北境几次大的战事,包括朔州战役的战争耗损是多少。等等等等……

    帐算得很细,将近七十岁的林相带着孙尚书一笔一笔将这些细账报给皇上,也报给朝的文武百官,足足了有半个时辰,才将这些账说明白。

    不得不说。别看林相年纪大了,也不好,但脑可清楚好使得很。报数、计算张就来,绝不错,且每一笔都是有理有据,倒让旁听的许多年轻朝臣自愧不如。

    林相算完了北境的帐,又开始当着皇上和文武百官报最近几年的国库细账,哪一年,税收多少,米粮库多少,税银库多少,去了多少,都用在哪里。一笔一笔又是仔仔细细,明明白白。

    都算清楚了,林相只问了一句话,现在大周朝能否承担安国公奏疏上提的那些要求。

    这句话问,文武百官不吭声,皇上也一时半刻没开

    依照林相的细账,朝廷养一名普通步兵,每年最低所需大约三十五两银,这里包括了士兵的薪俸、训练、米粮、军装、行营、军械耗损等等一切所需费用。

    然而这个最低所需费用,也只是在京畿、江南这些无战事的地区,府兵几乎只需要站岗和训练,因此三十五两能养得起一个普通步兵。

    而到了战事频繁的北境,要养一个步兵,一年最低也需要六十两白银。

    然而军士,最便宜的就是步兵。朝廷要养一名骑兵,所需费至少是步兵的三倍有余,仅仅一匹上等军的价格就要超过一百两。

    北境关外是戎狄人的地盘,游牧族擅,北境守军期与戎狄作战,显然步兵用不大,因此在北境,步兵大多被用来守城,大规模战事,更多还是要仰赖骑兵的战斗力。

    此次安国公提增兵,五万骑兵,那最低也要补充五万匹上等战,这就是五百万的银,一次。不要提要养这些骑兵,每年新增的军费开支至少要九百万两。

    更不要提修城防、扩大边境防线、扩充斥候营这些带来的额外费用。

    照林相的细账,若是都照安国公奏疏所言,得一气拿五千万两白银,立刻填到北境,之后每年新增军费在一千三百万两左右。

    每年一千三百万两的额外负担啊!现在大周朝一年的军费开支就在五千万两左右,若是再添上这一笔,那就是六千三百万的军费开支,这真是要掏空大周的家底啊!

    要知,去年一年风调雨顺,国库账也不过八千万两库银,五千万军费本就是的沉重负担了,还要再增添一千三百万,六千多万都掏给兵,剩钱够嘛的?

    难不成为了北境,经济民生都不顾了,非要整个国家寅吃卯粮的过日?万一遇到个灾年,朝廷总得留家底赈灾吧?北境战事是大事,老百姓吃饭穿衣也是大事。

    “人有定数,田地也是有数的,”林相的语气算是温和克制“皇上自己算算看,每年咱们国家能产多少粮,这都是有数的,养不养得起这些军队,不用臣说,想必皇上心理也清楚。”

    皇上的确很清楚,他清楚他若要持增兵,穷兵黩武的大帽恐怕就要扣到他上了。

    但若是放任北境不……他想起安国公的奏疏,眉几乎打成结。安国公与穆经略的忧虑不是没有理,若是戎狄十九统一,那大周与戎狄之间的战争就不是这个规模了,不早准备,恐怕难以收拾。

    “皇上不如先派使者去北境,”林相瞥了一语不发的李相一,提了一个建议“那些小族被几个大迫得没了活路,兴许愿意归顺我大周呢。”

    李相知林相是什么意思。礼和兵都归他,林相这是向将北境的事再推回到他手里,让他去想办法解决。

    若是真能靠着使者谈判解决,那是林相的主意,功劳自然是林相的。若是不能解决,那过失自然是他的。

    然而无奈兵和礼都在李相手,他无论如何都脱不了系。因此他只能心里暗骂林相是老狐狸,答应会与礼尚书和兵尚书商议过后,拿个章程来。

    第168章 生病

    然而最终,使者却不是李相选的。因为他在林相提派使者之后,很快“病了”,将选使者这件事,又推回给了林相。

    人不是李相选的,此次使戎狄若是没个好结果,自然与“病”的他没什么系。

    李相可不是心虚气短的周尚书,安国公通过谢相递奏疏这件事,李相其实是十分计较的。

    李相认为,他与谢相都是三相之一,而且他才是真正主的人,安国公就算找人递奏疏,也是该找他才对,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去找谢相。

    但对于李相来说,这件事论到穆家上,其实也就是安国公办事太左犟,直接跟兵撕破脸,让他这个主的相爷,连带着有些不来台而已。

    但李相多明啊,他明白说来说去,安国公这样闹腾也不是冲他,这把火也烧不到他上,其实也没太大纰漏事,不值得计较,他也跟穆家计较不起。李相真正计较的,其实是谢相。

    谢相将手伸得这样,居然想要手北境事务,这才是李相真正计较的。兵是他的地盘,谢相凭什么拿兵事务文章。

    李相倒不觉得穆老夫人派了孙女去谢相府有什么不对。他觉得谢府有意结穆家,谢相的孙女对于安国公的女儿一向曲意奉承,这满京里都知。既然两家好,那有事穆家找到谢家也是正常。

    但李相觉得,谢相千不该万不该自己帮忙呈递奏疏。谢相凭什么?他主和工,兵奏疏与他有什么相。就算拿到了奏疏,谢守盈这个老也应该拿给他才对!他才是主的相爷!

    帮忙呈递兵的奏疏也就算了,谢守盈居然还在圣上面前对于北境之事随意发表意见,说什么北境形势已不容继续耽搁,请皇上考虑增兵。

    还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