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酋夷帅建立统治。[14]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落首领、罗阁兼并五诏,建立南诏国,被唐朝赐名“归义”,罗阁封为云南王,南诏时期的疆域东接贵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东南界今越南,西南界今缅甸;西北与吐蕃为邻,东北与戎州相望的广阔疆域。南诏修制度,筑拓东城。次年建都太和城。天宝元年742年,置戎州督羁縻三十六州。天宝九年750年,南诏占领云南全境,称臣吐蕃,僭国号曰大蒙。
唐朝对南诏占据爨地十分不满,双方发生争执与冲突。唐朝调动大军先后在泸南和西洱河地区对南诏发动了两次大的征讨,结果惨遭失败。贞元十年794年,唐朝与南诏在苍山结盟,南诏背弃吐蕃回归唐朝。唐朝以南诏为“云南安抚使司”,由剑南西川节度使兼任“云南安抚使”。[14]
南诏建立后,大规模移民,把20余万白蛮迁至永昌地区,把乌蛮自山林谷迁至西爨故地。[12]
879年,郑买嗣杀南诏王建大和。光化四年901年,郑买嗣夺位,自立为王,改国号大和。后唐天成三年928年,杨贞建大义宁。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联络三十七灭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政权。大理国政权基本上承袭了南诏以来的疆界,行政区划设有八府、四郡、三十七,实行封建农制专政。大理国政权在云南的统治基本与原的宋朝相始终。大理王向宋朝称臣纳贡,其首领先后被宋朝封为云南八国郡王、大理王等,并成为南宋王朝抵御蒙古贵族西战线的助手。大理国政权始终保持着对宋王朝的臣属关系。
元明时期
元朝
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乘革渡金沙云南,灭大理国,1260年,设“大理国总”。1276年,忽必烈选派赛典赤·赡思丁来云南建立云南行省,任赛典赤为“云南行书省平章政事”,省会庆路昆明,清查,编定赋役,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心,云南完全纳了元朝的统一治理范围,“云南”一名便正式作为行省一级的机构现在历史上。[12]此后元朝封也先贴木儿为云南王,1290年封皇孙甘麻剌为梁王,云南王镇大理,梁王辖全省,云南实际上存着行省与诸王府两政权。
元王朝在云南行省之设置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机构。除“蛮夷”聚居的地区实行土官制度宣司、宣抚司、土知州等而外,基本上实行和地一样的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至元二十年1283年,开始在云南建立军事屯田,军事屯田的任务主要由蒙古、目、契丹等民族组成的军队承担。[14]
蒙古、回回移民滇,即将制炮术、采矿术、医药、天文历法等一些先知识随同带。[16]伊斯兰教在云南空前发展时期。回回人亦与当地人行通婚和合。[12]元代以前迁云南的汉族移民,主要聚居在郡县治地。[15]
明朝
主词条:三征麓川
明朝建立后,明朝先后五次派遣使者滇劝降,两次使臣被杀,劝降无果。洪武十四年1381年8月,朱元璋发布征云南诏令,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9月,自南京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洪武十五年正月,昆明城被攻破,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大理城被攻破。至此,云南全境基本平定。[17]
明朝政府调整了对云南的理方案,大量撤县并州[18],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察使司,实施了“土并治”,“移民实滇,开发生产”[19],平滇军队、戍边屯垦卫所军卒及其家属大多落籍云南。[13]洪武期,明朝行了大规模调军云南,屯听征、组建卫所、屯田镇戍的军事移民活动。。明代初年,云南有59576,到万历初年已增至471048,其军总计335426。[14]
云南地设府、州、县,实行以官为主的统治,在边远地区则建立宣司、宣抚司、安抚司、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土司辖。矿冶业迅速发展,银、铜的产量居全国政事”,省会庆路昆明,清查,编定赋役,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心,云南完全纳了元朝的统一治理范围,“云南”一名便正式作为行省一级的机构现在历史上。[12]此后元朝封也先贴木儿为云南王,1290年封皇孙甘麻剌为梁王,云南王镇大理,梁王辖全省,云南实际上存着行省与诸王府两政权。
元王朝在云南行省之设置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机构。除“蛮夷”聚居的地区实行土官制度宣司、宣抚司、土知州等而外,基本上实行和地一样的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至元二十年1283年,开始在云南建立军事屯田,军事屯田的任务主要由蒙古、目、契丹等民族组成的军队承担。[14]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