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子科举之路 - 分卷阅读15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终于到了秦州。

    秦州本身地平原,土壤肥力其实还不错,只是气候不太好,全年雨量少不说,还多是夏季短时暴雨,根本存不住水。经常性出现春旱、伏旱,时间久了,自然而然造就了这个地方经济贫穷,人也比较彪悍。

    一路过来,光土匪,张泽轩就遇上两拨,要不是正好带着不少好手,张泽轩一行,还真不一定能平平安安到秦州。

    有了之前去北地的教训,张泽轩并没有想着来个微服私巡什么的,还没踏入秦州地界,就先让人去通知了,当地的官员,是以等到张泽轩一行人出现在秦州城外,秦州上上下下官员已经在城外等着了。

    “知府大人……”

    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慢,北地距离秦州一千多里,张泽轩在北地做的那么多事,秦州这边压根没人知道,因此都只当张泽轩跟之前历任秦州知府差不多。

    官场上欺上瞒下那一套使得贼溜。

    张泽轩进到城里看到的就是一副百姓安乐的祥和景象,跟他一路上看到的、从各方面了解到的秦州差了十万八千里。

    也就毫无经验的平安、宝儿被蒙在鼓里,还在张泽轩跟前说秦州百姓日子过得不错,比福山县好多了什么的。

    “傻弟弟”沈子旭都没眼看两个傻白甜小舅子。

    张泽轩摇摇头,冲柳大春使了个眼色,柳大春就一伸胳膊,一边一个勾着脑袋,把两个‘傻白甜’少年带出去体验真正的秦州生活去了。

    张泽轩则在安置好人后,换了身粗布衣衫,带着人开始出城观察老百姓春耕去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以农为本的时代,春天几乎代表着一切希望。

    秦州这片土地上也差不多,只是这里春旱是真的很频繁,今年自打雪化后到现在就没下过一场雨。

    老百姓田里种植的作物也大都尽量挑的是耐旱的粟。

    粟也就是现代的小米,这东西现代产量还行,这个时代却很低,年产量不超过两百斤,还不如高粱的产量高,想要靠这个养活一家子人,有多困难可想而知。

    偏偏这片土地缺水,想要换个稍微高产一点的作物耕种都困难。

    只几天看下来,张泽轩心里就沉重了不少。

    “大人也别太焦急了……”

    张泽轩摇头,做了七年父母官,他比这里任何人都清楚,有些事急不来,比如肥料,再比如储水,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

    可储水这事等不得,他已经寻了当地有经验的老农打听了,这里五月开始下暴雨,总共也下不了几场,若是错过了,再想储水可就得等到明年了。

    “先不管其他的,先把储水的水窖挖起来。”

    这会儿大部分人都还在地里忙活,张泽轩初来乍到,在这边的号召力也不强,所以第一批五个水窖都是他自己选的地,出的钱挖的。

    速度倒是很快,只是第一场暴雨下来后不久,张泽轩在实地查访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水窖渗水漏水的问题。

    这个时代密封用的多是黏土,可黏土时间长了会裂,水窖耗费大力气挖出来,水确实也储上了,可没几天就漏完了,根本等不到真正要用的时候……

    这个时候,张泽轩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上辈子的一个建筑利器——水泥。

    可是,水泥是怎么弄出来的?张泽轩苦思冥想了十天半个月也没什么头绪,眼瞅着雨季就要过去了,张泽轩头发都愁白了好几根。

    这日张泽轩偶有闲暇,叫了平安、宝儿过来考教文章 ,考教完顺嘴,张泽轩问起两个弟弟的志向,平安道,‘……即便粉身碎骨也不怕……’ 张泽轩脑子里忽然就划过两句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当时张泽轩也未多想,晚上睡得迷迷糊糊的,却突然脑子一个激灵。石灰,对啊,水泥的主料不就是石灰石嘛。

    张泽轩‘咚’一下,窜起来,因为动作太大,轱辘一下还一脚踩空直接脸着地从床上摔地上了。门牙都差点磕断了,磕的一嘴血。

    “怎,怎么了?”苏雅惠从来没见张泽轩这么激动过,就是在北地匈奴退兵那会儿也没见张泽轩这么激动过。

    “我想到了,我想到了。”

    怕自己一扭头给忘了,张泽轩从地上跌跌撞撞爬起来,就开始满屋子找纸笔。直到张泽轩文思泉涌的把水泥的主料石灰石、黏土、矿石、煤渣等等想的七七八八才停笔。

    后来,这事经由大夫的嘴传出去,秦州官场上下很多人都笑他,却不知,就是他记下的那几样材料在数月后经由上千次试验改进在工匠手中研制出的水泥,给秦州、甚至整个大周带来多大的变化。

    *一年后

    “大人,水泥造的新水窖前天又完工了两个……秦州往附近州城的官道已经铺设完成率已经达到80%,预计明年春天就能全部铺设完……还有,过来接替您的沈大人已经到了……”

    水泥的研制过程很艰难,好多次,张泽轩跟他找来的那些工匠都徘徊在放弃的边缘,最后却凭着一股不认输、不甘心的倔劲咬牙坚持了下来。

    最后成果是喜人的,水泥一经问世,立马就引起了轰动。虽然水窖现在还没在秦州真正全面铺开,可水泥带来的巨大价值却已经体现出来了。修桥铺路、修城墙、水坝、修水窖、修房子都非常好用。

    随着水泥名声越来越大,这几个月,来往于秦州的商人也是络绎不绝,现在的秦州,哪还是一年前秦州的模样?

    听说沈为已经到了,张泽轩简单收拾了一下,到前面去见人。“师兄?路上还顺利吧?”这次过来接替他的沈大人正是张泽轩的四师兄沈为。

    “顺利,你这水泥路一修,这边的路比京都还平坦,哪有不好走的?” 至于路上原先的劫匪什么的,只要秦州境内的,张泽轩为了保证道路畅通不影响商路,早就都给肃清了。

    “你这次可是又做了件大事啊”沈为给张泽轩竖大拇指,“圣上可是高兴坏了”去年因为张泽轩之前弄出来的那个肥料的推广,各地大丰收,这边还没高兴完呢,张泽轩又不声不响的给弄出个好东西,朝野上下、民间地头哪个不道圣上是有道明君,得上天庇佑,才得了张泽轩这么个福将?

    他这次来,除了过来接替张泽轩职务,也是提前给张泽轩透个消息,圣上已经点了他入工部为侍郎,专职水泥一事,另外还给他这个小师弟赏了个伯爵,福安伯,三代始降,现在整个京城因为这事都快疯了。

    要知道,他这小师弟可是自大周开国一来,除了那批跟着□□打天下的国公、侯爷之外,第一个因功封爵的!

    想到这个沈为比张泽轩本人还激动,张泽轩轻笑着亲自上前给沈为倒了一盏麦香浓郁的大麦茶。

    “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