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不想死 - 分卷阅读5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念电转,脑里冒了无数念

    薛知委婉上谏,说的是太皇太后的错。但太皇太后是主,主是不会错的,所以等于说的是他何不平的错。是他的提议误导了太皇太后,才有如此结果。

    文臣和侍的关系本来就不怎么和睦,如今薛知又直指他的错,虽然太皇太后并未因此见责,何不平对他也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但最后他说的,却是,“薛相公一片忠君国之心,自然是有理的。”

    太皇太后想要的、会相信的,是能顾全大局、理清政事之人,薛知这一番话,冒了得罪太皇太后的风险,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毫无私心。此刻若是否认了他,倒落了乘。所以即使心里再不满意,何不平仍要称赞。

    太皇太后听得心熨帖,想到薛知今日之后便要回乡,这番谏言全然是为了她,为了朝廷,着实发自肺腑,便,“你且记着,时时提醒哀家,往后行事不可奢靡,要以天万民为重。”

    “是。”

    “可惜这般老成谋国之人,今日之后就要致仕,这番话,往后只怕也再听不见了。”太皇太后又慨了一句。

    倒也不是她喜听别人批评自己的话,不过想到是最后一次,她心里便也宽容了许多,愿意发一这样的慨,以示朝廷优抚老臣之意。慨完毕,还叮嘱何不平,“薛相公一片为国之心,连自己的私事都忘了提。哀家却不能忘,你回着礼拟个荫封他家侄的条陈上来。”

    何不平闻言眸光一闪,低应了,想着自己这两日盘算的事,便试探着开,“这薛相公乃是惠帝年间的老臣,历经四朝,于这朝堂之上,乃是定海神针一般的人。这突然要走,莫说是娘娘,便是婢心里,也着实有些惶恐。”

    “谁说不是?”太皇太后,“如今朝这些大臣,没有一个及得上他的。有那萃的,却到底没经过多少事,叫人不那么放心。”

    何不平本来还在犹豫,听到这“萃”四个字,顿时定了决心,,“其实婢心里倒是有个小想,只是不合规矩,也不敢开。”

    “有什么话只说便是,你什么时候也学了这支支吾吾的派?”太皇太后

    何不平这才,“老是想着,这薛相公虽说是致仕了,但娘娘若能留他在京城多住几年,便是不预朝政机务,有他这定海神针在,心里自然就安定了。”

    “这……”太皇太后不免有些迟疑,“朝臣们只怕不会同意。”

    “如今陛年幼,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想来朝大臣们必能谅。”何不平,"娘娘若不放心,只上朝时叫他们商议便是。”

    太皇太后这才,“就依你所言。”

    何不平嘴角微微一勾,很快又压了去。

    他倒要看看,这薛知是否当真一片为国之心,甘心冒险留在京城,却什么都不求?便是他真的什么都不求,只怕时日一久,就连太皇太后心也会心生疑窦,不会再如今日这般看重于他。

    不过,这只是顺带的,之所以要将此人留在京城,却是为了牵制另一个人。

    那个“萃”的顾铮,乃是太后娘娘一手提之人,年纪轻轻便位,外间都说他必然是太皇太后心腹之第一人,等薛相公一走,只怕朝就成了他的天

    这话,何不平却是听不得。

    心腹之人,一个足矣,岂能有多?

    若太皇太后一味信任那顾铮,他何不平哪还有立?留这么一个人给他掣肘,叫他不能在朝顺心遂意,事事自决,才有自己说话的余地。

    ☆、第34章 江南

    说来也巧, 这边太皇太后才刚决定要将薛知留在京一段时间, 那边就有消息来报, 江浙一带连续暴雨,遭了洪涝之灾。

    大楚地大博, 但也因此,各地气候不一。南方诸地患频仍,北方却是时常连年大旱,闹得朝廷一年到都在赈灾,国库多少银,都是这般被掏空的。

    今年的这场灾尤其大,看着不但要影响地里的庄稼收成,就连河位也不断上涨, 竟有决堤的迹象,由不得朝诸位大臣们不张。

    自然降带来的影响虽然大,但也不是不能承受。然而一旦河决堤, 影响的就不是一家两家, 而是数州之地。而且龙所过之地, 必定冲毁房屋, 死伤无数。

    虽然朝廷年年都拨修整河的银,也年年都在调治理河的重要,但是到了这个时候, 还是人人揪心。

    在这样的,太皇太后提议将薛知留在京,得到了朝臣们的一致支持。

    于是, 这位才致仕了几天时间的前任宰相,又被请回了咨平殿

    江南各地的官府应对患的经验丰富,察觉到位上涨有异,就已经开始陆续迁移百姓,准备人工洪了。

    只不过在如今的制度,百姓们都是地里刨,自然安土重迁。乍然要他们迁离赖以生存的土地,难度极大,因此迁移工作推得并不顺利。

    这样一来,当地官员就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应该将所有人员都撤离去,保证百姓们的安全,还有人留在此地,就不能开闸洪。另一派则认为事急,把时间浪费在这些百姓上毫无意义,应该照既定的时间开闸,尽可能地将患的影响降到最低。

    是这几百百姓重要,还是数州之地数十万百姓更重要?

    两边吵得不可开,就把这个难题送到京城来了。

    但是到了京城,官员们还是分成两派,照旧吵个不休,本拿不个合适的章程。

    薛知就是在这样的被请回来的。何不平的本意,是让他跟顾铮相互制衡,利用这件事,让他们二人在太皇太后面前错。因为这事,不怎么选择,都不算错但又都不算对,将来清算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件罪证。

    然而薛知听完了各方陈词,却本不加这个战团,而是向太皇太后提议,派遣朝官员前往当地,负责调度各事宜。虽然现在况还不严重,但不洪还是决堤,到时候势必要行赈灾,朝廷离得远,总需要有知况的人在当地负责起这些事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