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 - 分卷阅读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荡的绣坊,吴锦已经卖了一切能卖的,麻木的捧着到手的钱,粮价疯长,这些钱只够吃一个月的,以后该怎么办呢?

    看着空荡荡的绣坊,和围上来的工人,吴锦苦笑了一声,“大家都看到了,世道不好,我也养不起人了。你们自谋生路去吧!”

    工人们惊慌失措起来,交头接耳,工头是个年过四十的妇女,她挤出人群,问,“东家,我们可都是跟着您从南京来的呀!您说不管就不管了,外面兵荒马乱的让姐妹们如何谋生?”

    苏年秀将大家的心里话说了出来,日本人攻打南京时,吴锦几乎丢下了所有家当,唯独将她们姐妹们从南京城里带了出来,一路逃到了薛湖镇。靠着吴锦原先在薛湖镇的产业,她们姐妹们继续做起了绣娘的活计。

    没想到,这回连吴锦也支持不下去了。

    他垂着脑袋,半天抬起胳膊,指着东面,“实在不行你们就去那里讨活路去吧!人总要想法子活下去才是正理。”

    苏年秀为首的绣娘们脸色纷纷变了颜色,东面的火车站现在可以说是人间地狱不为过了,车站上全是卖儿卖女的人,甚至有些女人为了能够活下去自卖自身跟着听闻豫省大灾赶来的鸨母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年龄小的绣娘们已经忍不住的哭了起来。

    “都要活着啊!”吴锦嘴唇动了动,声音只有他自己能听见了。

    正在这时,门外响起了突突突的车声,过了会儿,虎头一脸兴奋的冲了进来,“东家,东家,周大善人来了,周大善人来了!”

    吴锦眼前一亮,急忙招呼人打开门,自己急冲冲的小跑出去。

    吴锦一离开,一群绣娘将苏年秀围了起来,“苏姨,这回我们有救了是吧!”

    绣娘们叽叽喳喳的问着,眼神已经灵动起来了。

    第9章

    吴锦一面整理衣服,一面小跑迎出了门,打眼就看见往绣坊里走来一个身材宽厚高大、剑眉英目的男人。他心下一算就知道此人就是薛湖镇传言中最不缺粮的周大善人了。

    所谓相由心生,周存彦的相貌周正,一看便有几分正气凛然的气质,吴锦的好感更甚,脸上的笑容越发真诚了。

    “周大善人大驾光临,我这绣坊是蓬荜生辉啊!”吴锦将周存彦引进了屋中,眼睛却巴巴瞧着车斗上一袋袋的米粮。

    高顺子察觉到吴锦的目光,露出一个凶狠的目光回视回去。

    吴锦恋恋不舍的收回了视线,看袋子装得是大米,薛湖镇的人以面食为主,大米售价贵,他可好久没吃上米饭了。实在想吃米饭时都是蒸上一碗麦粒饭糊弄自己当大米吃下去的,乍一看到大米,他不禁吞了吞口水。

    高顺子见一个掌柜都这幅熊样,鼻子一翘,哼了一声。

    哼,没见识的,大米哪有白面馍馍好吃,哪有白面馍馍顶饱,反正他吃大米饭饿得快。

    对于周存彦独独叫他跟着来,高顺子是得意极了,谁能想到东家能看上他这个名声不太好的混混子呢?高顺子胸口中涌出一股子豪来,有吃有喝,谁爱耍赖顺吃顺喝?

    想到路上东家的话,高顺子觉得回去后必须告诉大家,打今儿起,他名字里的‘子’字就去掉了,以后谁也不能叫他高顺子或者高短手了。

    说起来,高顺子的名字来得实在不够光彩,他老娘是个爱占便宜的寡妇,从小就让他无论到谁家去,手不能空着回来。主人不给,就顺回来。偏偏有一回,他娘带他去一户人家去,他娘让顺一块肉回家,他手短没够着。被他老娘教训了一顿,不知如何就给传了出去。从那时起,人们要不叫他高短手要不叫他高顺子了。

    以前他不觉得他的名字有啥,谁不都是乱叫的,像他们村,有叫狗娃、狗蛋、铁蛋、大狗子、二狗子、二傻……,虎子、柱子、栓子都是极好的名字了。他高顺子的名字怎么看都比二狗、大傻子要好听的多。

    他都想好了,回去的路上一定要请东家给起个好名字,顺带给他儿子猫蛋也起个大名,省得他家儿子动不动为了个名字和他撒泼。

    高顺子想得挺美,死死护着车上的粮食,一双虎目瞪着吓跑不少来围观的人。

    周存彦跟着吴锦进了绣坊,吓了一大跳,一屋子除了个男娃全是老老少少的女人,看见他进门,所有的眼睛都紧张的注视着他。

    周存彦除了自家老婆,不太会同女人打交道,被一群女人如饥似渴的盯着出了一背的白汗。

    吴锦好歹是个合格的生意人,只一眼就看出周存彦的不自在了,咳一声道了声歉,粗声轰走绣娘们,“都去后堂等着!”

    绣娘们不怒反喜,个个喜笑颜开,叽叽喳喳的退到了后堂。

    吴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女人家没甚规矩,见笑了。”

    周存彦一听吴锦和绣娘们的口音,心中就有了底,笑着问,“听您口音可不是薛湖镇的。”

    吴锦绪顿时激动起来,面露沉痛,眼中含泪,半晌才拱手说,“先生所言甚是,我们都是从南京逃难至此的可怜人。”

    周存彦跟着唏嘘了一场,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就算他从未去过那里,一旦提到也忍不住的热泪盈眶。

    避开周存彦的视线,吴锦擦了眼泪,才问他来的目的。

    周存彦直接说明来意,吴锦自然愿意。

    对于周存彦要求绣娘必须过他老婆那一关的要求吴锦一点都不奇怪,在他眼里,男人除了像他这样做这一行的,有几个懂面料、花样、针法的?更何况,周存彦还表示无论绣娘们过没过关,门口的一车大米都是他们的了。

    吴锦笑呵呵的叫出绣娘们宣布了这个消息,顿时厅堂中如同五百只鸭子在叫。周存彦数了数人头,25个绣娘,倒和吴锦报的数目对得上。其中不乏一些气质沉稳的老绣娘,周存彦觉得完成老婆交代的任务没有任何问题了。

    难得的是车不够大,一次可运不了那么多人。

    “不如先让几个技术好的老人跟着周先生一起去?”吴锦建议着,跨上了车。

    周存彦连忙叫他同他一起做到前座,高顺子早看这群小娘子看直了眼,见到能够和这些娇滴滴的小娘子同时做到后斗哪里有不肯的。热的扶这个上车,拉那个上车,好一通的忙活。

    跟着吴锦来得绣娘大都是自梳女,加上南京的风气比起薛湖镇可开放多了,一点都没觉得被高顺子占便宜了。她们坐在车沿上,反倒将高顺子赶到中间曲腿坐着了,高顺子没有半丝不满,坐在一群女人中间他只有高兴的份儿。

    电动车突突突的开着,吴锦好奇地左摸摸右摸摸,最后忍不住的问,“怎么没有闻到汽油味?”

    周存彦听了一笑,“这是电动车。”

    吴锦长大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