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 - 第4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贺写文章的速度已逐渐练了来,他这篇文章以“信”一字为,洋洋洒洒写了三百多字,写完之后柳贺检查了一遍,只觉自己想表达的都在文章了。

    他没有犹豫,将稿纸上的文章誊上了考卷。

    柳贺虽读了王希烈与孙铤的文章,但到了乡试这一层级,只顺着主考心意写文章只会失去文章的本真,柳贺平日是如何写的,考场便也如何去写。

    他的文章文辞不能说华,却畅平实,加之经历了院试过后数月的磨练,文章功底越来越厚,不是柳贺自夸,他觉得自己的文章越来越有大家风范了。

    一题写完,天光便大亮了,考房里的寒气略消散了些,柳贺稍稍挪了挪,没有停顿,继续看第二题。

    这一题可谓超,“知所以修,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国家矣。凡为天国家,有九经,曰:修也。”

    柳贺凝了凝神,心,难题来了。

    这的题考场上并不算少见,自洪武朝创设科举至今已过百年,四书五经上的题大多已经被遍了,因而纵观这几年的科场程文,考题往往有越和越越短的趋势。

    题其实比短题要简单些,短题常常没没尾,比如科举历史上都算有名的那试题“二”,柳贺如果碰上这样的考题,他恐怕会在考场上当场表演一个发癫。

    好在大明朝还没到题目山穷尽的时候,不过这张考卷上的第二题虽自《庸》 ,却也是前一句截了一些,后一句截了一些,凑成了一题。

    这截搭得倒也不算离谱,好歹没成“君夫人,”那样的,柳贺略一思索,先在稿纸上将破题之句写了,之后便慢慢将整篇文章写完。

    一四书题只需写够两百字,但文章往了写容易,往短了写却难,士们大多抱着宁不短的心态,无论如何,至少要让阅卷官看到自己的努力。

    答题时,柳贺心无旁骛,将院试之后的所学尽数挥洒于纸上,这题题目虽,但柳贺破题时已将题义缩,文章的结构也构思完毕,写起来自然顺畅。

    文章写到现在,柳贺有些饿了,便将卷收好,拿起糕饼来吃,乡试题量大,脑细胞消耗得厉害,柳贺吃了一个饼还没吃饱,又剥了两个来吃,白吃完剩黄,想到上回考试差被噎到,柳贺就想放弃黄,但抱着不浪费粮的心态,他还是就着吞了去。

    舒展了片刻骨,他继续看第三题,第三自《孟》,讲人之善的,题目比较常规,柳贺答起来倒也不算费力。

    柳贺以往看过不少乡试程文集,要他总结的话,丁卯年乡试的这三四书题得可谓四平八稳,虽能区分考生的优劣,但整来说,考生需有十足的经义功底才能写挑文章。

    四书题答完,柳贺看了漏刻,便开始答五经题,五经题选了《硕鼠》、《大雅》等篇章的容,柳贺对这些篇章了熟于心,加上《诗》一经不必考虑圣人之言,反而给了柳贺足够的发挥空间。

    他穿越到这大明朝已有五年,在这五年间,他每日勤读书、勤

    练文章,为的就是在考场上挥洒自如的这一刻。

    柳贺如今写文章时早已不纠结,因读的书多,写的文章多,他自己又是思索的,便是题目稍难一些,也不会耗费他太多时间。

    写五经题时,他仿佛有一气积在,文字写得越丰满,这气便慢慢释放了来,及至最后停笔的那一刻,他心依然有一

    这便是柳贺练文章时所追求的境界,见真挚,文章见质朴,率真又大胆,该放时放,该收时收,力图向韩昌黎的文风靠近,事实证明,他的努力还是有成果的。

    五经题写觉,柳贺自然不会让这觉轻易消失,他一鼓作气地写了三篇,到第四篇时则略微停顿了一,第四题为“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一句,这一句自《思文》,讲的是后稷赐予麦,在天间推广的故事。

    《朱集传》说,后稷之德可天,粮之事不仅给予百姓温饱,更能够教化百姓,柳贺写文章时便夸了一番后稷的功德,又写到农桑的作用,这类题目他其实已经写得顺了,但在思考的过程,他可以对文章一步修饰。

    柳贺一边写,一边检查错字、漏字等,事实上,文章写顺了之后,错字漏字之类的事基本已经不会发生了,但既然是乡试的考场,再谨慎也不为过。

    乙字号考房,众士也和他一样在奋笔疾书,黄昏还未至,考房已有不少士写完了文章,正将考卷到受卷官手,柳贺写题的速度不快不慢,待他将文章誊抄完毕,考场上卷的士已有数位,不过此时天已经渐渐暗了来,柳贺被守着考房的军士引到龙门前,等待龙门开启。

    柳贺到时,龙门前已聚集了数位士,其没有与柳贺相熟之人,他便站到一边,与其余士保持距离,免得打扰了其他士讨论的兴致。

    “阁可是镇江府柳相公?”其一位士冲他拱了拱手,语气很是和善。

    “在正是,兄台是……”

    这士看上去约莫三十上,面容清俊,一看便是格豪之人。

    “在唐鹤征。”

    “原来是唐相公。”

    唐鹤征可谓是丁卯应天乡试的大红人,柳贺听他的名字听到都快起茧了,然而柳贺还不识得对方,对方却先一步叫了自己的名字。

    唐鹤征话音刚落,他左右的士都纷纷朝柳贺看了过去。

    柳贺还不知晓,唐鹤征之所以知他,是因为看了柳贺在院试的文章,唐鹤征乃是心学门人,但他与父亲唐顺之一样,追求的是学以致用,学以为民,他生平并不喜那等只知纸上谈兵的文章,院试士文章,他最欣赏柳贺的文章,读柳贺之文可见其博学。

    唐鹤征本以为柳贺该是一位年文士,后来听镇江府士介绍,才知柳贺竟如此年轻。

    唐鹤征正和柳贺多说些什么,龙门却在这时开了,他只得匆匆:“柳兄,在住在淮清桥南岸河房,柳兄住在何,乡试之后在想拜会一番柳兄。”

    柳贺便将客店的地址报给了他。

    所谓河房,便是秦淮河两岸专供租的房屋,应天府城不少人家以此为生,如唐鹤征租住的淮清桥南岸,月租达八两银,一般人家难以承受,只有官宦弟能够一人住上一间。

    柳贺没有在应天府常住的打算,毕竟镇江府距离应天不算远,然而却有士常年住在此地,寻访名师及府名士,以求在乡试夺得好名次。

    第一场考完之后,柳贺在贡院外的槐树等候施允,两人没有讲题,而是坐上车回到客店,养蓄锐准备接来的第二场考试。

    乡试三场,第一场可以说是最烧脑的,不过柳贺和施

    允都已习惯了这样的考试节奏,两人最甚至有过连写十题的记录,但话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