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编捂着激动的砰砰的,想着还是先踏踏实实的把这件事儿办漂亮儿吧,不是功劳还是风光都是之后的事儿了。
这边莫小林并不知王总编的好幻想,自从上了往地震灾区行驶的解放牌大汽车,他就已经放了心里的愧疚不安。
事已经发生了,多想无益,还是上灾区多一份力吧。
十多辆大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着,他们报社和隔两个厂合起来支援了灾区一车资,报社和厂里的志愿者们自然都在这辆车上挤着。
也不唯独他们一辆车这样,整个车队都是省城的厂矿政府单位组织起来的,大家都差不多。
车上堆着粮,衣服,救灾的钎铲,都没有多少脚的地儿了,除了扶着东西站着的,也有像莫小林他们这样在衣服粮上坐着趴着的,虽然晃晃悠悠挤挤挨挨的坐的并不舒服,但在大灾大灾大难面前,这儿小困难都还是能够克服的。
刚开始气氛沉闷,大家也只是跟认识的人聊一聊今天急培训的救灾知识,后来不知谁起的儿唱起了红歌。
歌声是最容易染绪的,没一会儿,整个车队都响起了嘹亮的歌声。
不过等了灾区,看到一路的残痕断,塌了的桥,断了的路,哪里还有心唱歌?
这么远路啊桥的都震断了,再加上还遇到了一次余震,山塌方差儿被埋在面,大家心都沉重了起来。
他们是带着任务来的,绝对没有因为危险就返回去的理,扛着铲锄了车,修桥铺路,嘿呦嘿呦的把山上震来的石大树搬到路边,铲了土填了坑,车队就这么走走停停的往前挪动着。
莫小林用脖上挂着的相机拍了两张照片,继续拿着铲,挥汗如雨的铲着土,他也没想到参加救灾的第一个难关居然是开路,幸好后面靠近地震灾区,路已经被先去救灾的解放军同志们打通了,不然等到了灾区还不知自己在满是血泡的手,还能不能写字?
不过等真正到了地震灾区,看着安置哀鸿遍野的惨状,莫小林被震惊的还没回过神来,就上被一个灰突突的人址去帮忙。
不是帮着分发资,就是帮着医生护士打手,抬伤员,之后更是主动扛着铲挖废墟救人。
手上几个小泡不仅没好,还越来越多,磨破了也只是随便抹了儿药,拿个布条缠上,就继续投到了争分夺秒的救灾工作,就连记者的本职工作都只有趁着吃饭睡觉的时间匆忙完成。
莫小林两辈都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受过这样的累,可看到那些被救来断手断脚,都还在哭嚎求救喊着亲人名字的可怜人,莫小林那边压去的心虚愧疚又冒了来。
来到这个时代,他只顾着享受上辈没有的亲,得到个那么神奇的空间,还用来投机倒把改善生活了,日过的太舒服,把什么都忘了。
如果……如果他提前写了警告信,这次地震是不是没有这么惨烈?
晚上只要闭上睛,就会在前浮现那一一从废墟里挖来地震死去的尸,耳边也总是回响着那些伤着痛着的哀嚎,莫小林只有自似的把自己投到繁忙的救灾工作,晚上才能因为疲累睡个好觉。
而且他是带着报社的新闻任务来的,还得在救灾的空隙里找人聊天跟人采访。
在这个一分一秒都在阎王爷手里抢人的地震灾区,当个记者也是难的,毕竟没多少人有时间搭理他的采访。
别说人正在工作,忙着救人的时候了,就晚上休息的时间,看到一个个解放军同志,满是灰土泥浆都来不及一就疲累的躺就睡了,哪里还好意思打扰人家休息?也就只有瞅准了人,趁吃饭的间歇问个两句。
这还是因为莫小林一直忙碌在救灾的第一线,人家看他虽然是个文弱书生,但不怕苦不怕累,哪儿哪儿都有他忙碌的影,这才乐意搭理他两句的。
看看旁边那个跟莫小林一样挂个相机的记
者,个斯斯文文的镜儿,穿的净净的,别说忙的飞起的解放军战士了,就连同是记者的莫小林都不乐意承认跟他从事同一个职业。
在来到灾区的第四天莫小林还遇到了六七年前那个抛妻弃的知青范俞晨。
他应该也是哪个厂矿过来的自愿者,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