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 分卷阅读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惑,手并没有停。

    “灶王爷上天?”灶王爷明是知的,就在灶台边上的墙上,钉着一块儿木板,上面放着个小碗充香炉,墙上贴着灶王爷的画像,两边儿是对联:上天言好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

    “嗯。今天过小年儿,灶王爷要回天上过年去啦。这是给灶王爷扎的。”然后,娘顺便就给明讲了关于灶王爷的故事。明听得津津有味。

    祭灶她当然知。扑街写手也是写手,资料她也是收集过不少的。她那个年代,人们早就把这些老习俗给扔掉了。城里面,也没人供灶王爷了。明对祭灶的了解全来自于和网络。跟这么设地的,完成是两回事儿。

    晚饭不再有饺吃了。不过有,呵呵。爷爷也开始吃上鱼了。因为鱼要单,爷爷的饭就跟大家伙儿不在一起吃了。大是先把爷爷的鱼炖好了才其他人的菜的。所以,这一顿,爷爷是先吃的。不然鱼就凉了,不好吃了。不过,就是第一顿是这样,为了省柴禾,不可能顿顿分两次,爷爷的鱼也是一次顿了不少,以后,都是跟烩菜一样,就是直接在锅里

    过年了,待遇果然不一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腊月习俗还有个腊八,吃腊八粥,我嫌太磨叽了,没写……

    因为官屯还真不是吃腊八粥,而是吃大黄米的黏米饭,拌上猪大油和酱……

    要写又是不少字,我懒癌发作……

    就是现在写这些习俗,也是没办法,刚穿过来第一年,不写详细儿,没有画面,还要用这些事儿带来一些关家的背景。要是不写,以后一加,看着得很。所以,前面难免磨叽儿……

    而且把这些习俗都放到以后V章里,总觉得不太好,所以,大家忍一忍吧……

    过完了年,以后这些习俗的描写就少了……

    第15章 过年啦

    晚饭之后,就要开始准备祭灶的事儿了。明爹劈了一堆的木,在院里堆成一堆。

    天黑透了,爷爷的说法儿,星星全了之后,上火堆,在火堆边儿上摆上桌,放上几个早就准备好的馒和香炉碗儿,还有三个小杯,倒上酒,酒也火着了。然后把墙上的灶王爷画像、对联跟白天扎好的一起烧了。这就是灶王爷上天了。一边儿烧的时候,还要念叨着,上天言好事,界保平安之类的吉祥话儿,还有对来年的好祝愿。同时,还要放一挂鞭炮。

    之后,爷爷带着明爹和两个哥哥,一起在供桌前磕。也是念念有词的。

    特别的有仪式

    家家都是要祭灶的,从天黑来开始,陆陆续续的就有鞭炮声传来。从鞭炮声的多少,也能听来日过得怎么样了。只响了一两声的,这是买不起成挂的鞭,拿单个儿的充数儿。也有声音小一,百十响的。还有声音大一儿的,档次又了一个台阶。一般听着几百响,声音也传得远的,那肯定就是生产队里放的了。个人家,是没人会舍得那个钱的。

    关家放的是一块钱一挂的不不低,档的鞭。是官屯里的普遍选择,当然,在外面的人看来,已经是很奢侈的了。

    小文哥特别的兴奋,他对鞭炮有一近乎狂的喜。连大哥都没法保持冷静。

    明无法理解男孩对于鞭炮的这。她更喜特别有仪式的氛围。这才是国人该过的年嘛!

    二十四,面灯。明完全不知是在什么。只是懵懂的看着,爷爷带着大哥一起用成个小酒杯一样的东西,在里面放上爷爷用麻来的麻油,再放上一小节细麻绳,就完成了。之后放到外面去让它冻上。

    明人型十万个为什么,每天都在好奇。爷爷说,这是面灯。他们来的东西,就是灯。除夕的时候,要在房前屋后这些小面灯的。还有正月十五也要的。不过那个不着急

    二十五,豆腐。能吃得起豆腐的人家不多,大队里都没有豆腐坊,要买豆腐,得去兴隆镇里。明爹去镇里买了十块豆府回来。了大雪之后,自行车已经骑不了了。门都是靠走。

    回到家,鲜豆腐就已经变成冻豆腐了。留来两块儿菜,其它的继续放在外面冻着。当天晚上,就多了一菜,白菜炖冻豆腐。

    二十六,烀年。关家有家规,过年要吃三天素的。所以,年前实际也就还能再吃三四天的荤腥。这烀年,更多的就是象征意义上的活动。之后一直到除夕,每天饭桌上都会有一盘倒是真的。

    二十七,杀年。留着的那六只,已经喂了快一个月的玉米粒了,算是原始的方法了。不同与后世什么都要的,瘦的。这时候的,都是越越好。

    六只,真的不少了。杀、退,可费工夫了。当天的晚餐,当然就是炖土豆了。小哥这几天都兴坏了,天天吃好吃的。明觉得,他都胖了一圈儿了。

    二十八,把面发。这就是为第二天蒸馒准备了。一大盆的面,放上面起和好了,放在炕儿,发一天一夜。第二天刚刚好。

    二十九,蒸馒。两大锅的馒,不只上供要用,吃素的三天,这就是主了。蒸馒是个技术活儿,大蒸不好,明娘这一天得亲自厨的。

    然后,就是年三十儿啦。也就是除夕。

    关家过年要放四挂鞭,祭灶的时候是第一挂。年三十早上的,是第二挂。小哥为了亲自这挂鞭,早早就从被窝爬起来了,的等到吃早饭之前。

    过年要供家谱的。是过年期间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事

    家谱摆上去的时候,明发现,两侧对联上的字,她居然认不全!

    前几天因为小文哥只识十个数儿建立起来的天才自信心,瞬间就碎成了渣渣……

    家谱上面已经有四代人了,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儿开始的。明太小,家谱上的字也太小,她站在地上,都看不清楚上面容。当然,她也不能表现得她认得字的样。那她可就不是天才儿童,会被当成妖怪的。

    其实说起来,关家也是个大家族,没五服的亲戚正经还有不少。爷爷说,他已经是闯关东过来的第三代了,爷爷的爷爷那时候是挑着担带着老婆孩从山东走到东北落在大房屯儿的。爷爷是零零后,呃,一九零零后,已经是生在东北了。可见他们家来的时间有多早。

    刚到东北的时候,那是真的打狍瓢舀鱼的。爷爷说,他小时候,家里还有好多地。就那,还只能算是富农,跟地主家还是有差距的。所以,爷爷小时候是上过五年私塾的。生活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