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儿。都是一年没沾多少油的肚了,就指着这几天有人家杀猪的时候祭一祭五脏庙呢。这一顿来,加上关家人自己吃的,足足吃了三大盆的粱米饭,一大盆的酸菜。还有几大盘的。
明看着大家伙儿那饭量,真的是目瞪呆。她哪见过这个呀,她生活那年代,一个个儿的,吃得嘴都挑剔得不行,就是吃猪的人家,也挑最瘦的买。就是老辈儿人惦记早年的杀猪菜,真的吃起来,也害怕三啥的,多吃上三两块就吃不动了。跟这时候的人一比,那只能算是尝尝。
人家这才叫吃呢。那大片,沾上蒜酱,直接就吃啊,越的越受迎。还一边儿吃一边说香。就着和菜,每个人都是至少三大碗的饭量。
明看着就觉得饱得不行不行的了。
怎么吃去的呢?
吃过饭,大家也不多待,就各回各家了。
于家二姑父帮忙杀猪是不要钱的,走的时候,猪尾他是要带走的,明也不知是什么规矩。娘又给割了一块得有七八斤重的。就当是谢礼了。
八爷爷家粮刚够人吃的,养不起猪。家里还有那么些孩呢。明娘说,兴他不仁,不兴咱不义。刚锅的时候,就给送过去一块还有一盆烩菜。八那人,脑不够用,给就拿着,连句好话都不会说。八爷爷看明娘这么讲究,终究觉得自己当初话说得有些过了,面上有些讪讪的,但是到底没说个话儿。只是过了些日,跟明爷爷了双棉手送过来,说是省得爷爷去捡粪的时候冻手。
第11章 老幺就是受
第二天,就是炼油了。锅又烧了一天。足足炼来大锅的油,给东屋八爷爷家送去一罐,明二姨家送了一罐,剩的还装了满满两大坛。
炼来的油渣炖白菜,是明爹和小文哥的最,爷俩一人能吃一大碗菜。
爷爷不吃荤油,这些他是不吃的。就是一天杀猪,他也就是活儿了,全家人都吃吃烩菜的时候,他老人家还是一碗白菜炖土豆加上咸菜条儿。明看着爷爷自己吃素,心里酸溜溜的,这老爷,跟受待了似的。看着怪可怜的呢……
忙活完杀猪。年前最大的一个活儿,就是蒸豆包了。大黄米面儿,明爹早就去磨坊磨回来了。红小豆,也早就准备来了。提前两天发面,然后蒸豆包馅。
红小豆洗洗了,加上,煮烂。然后用一明从来没见过的,叫豆杵的工把豆全都捣得碎碎的。盛来之后,用手攥成黄大小的球型。外面放上发好的大黄米面,包好。这就是一个豆包了。这个活儿,家里的女孩都能,明和老不会包豆包,便是攥馅这没有技术量的可以啊。手小,没有劲,就两个手攥一个。
包好的豆包,直接上锅蒸,蒸熟后,锅,放在用粱桔杆编成的用跟托盘一样,叫盖帘的一工上,放在外面冻,用不上俩小时,保证冻得结结实实的,再拿回来,装缸。比酸菜缸小上两号的缸。装了两缸。差不多就够一家人一冬天的早饭了。
娘六个,足足忙活了三天,才把两缸豆包来。
完事儿之后,明的手腕都酸得不是自己的了。
这可真是,看着好玩儿,还真不是好玩儿的事儿,很累人的。
腊月之后,几乎所有的活儿,都是在为过年准备了。
队里终于决定去北边儿买鱼了。明爹为赶车的把椅,是必须去的。再加上队,和他那个在大队里会计的弟弟,三个人一起走的。来回一趟,路上不耽搁的话,得三天。一回去,拉回来一车,都是小杂鱼,一车鱼两三百斤才二十块钱。大鱼是买不到的,太贵不说,也没人敢卖。被抓可不得了。回来一家了两块钱,分了二三十斤鱼。
人多,劳动力小,日的,向八爷爷家那样的,有这些鱼,就好了,过年能解解馋了。
但是呢,比他家过得好的,官屯里可不少,像队那两个已经结婚的儿家,人少,大力家两个孩,二家才一个孩。小两又都年年轻轻的,壮劳力,能。挣工分儿和开荒都不耽误,日过得想当不错,年轻人,又敢钱,不像老辈儿的那么节简,这鱼就分得有儿少了。还有那亲戚多的,不说别的,就是有闺女嫁去外屯儿的,或是有媳妇娘家是外屯的,这大过年的,总得有儿年礼吧?手里又不是特别张的。肯定就希望能多买儿平常吃不到的,又便宜的东西。那儿鱼,也不够分的。
明家亲戚少,老爹这儿只有一个堂姑姑。老娘这边儿,明姥姥改嫁的地方太远,好几年都见不上一回。三姨家也远,还就在江边儿上,不缺鱼吃。四姨家也远。一年来窜一回门儿,还都是青黄不接,家里揭不开锅了来“借”粮。过年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登门的。去她们家客就更不可能了,家里都穷成那样的,拿啥招待呀,去了就是给人家添麻烦。
但是呢,明家有个吃鱼的爷爷。能一百多块钱买自行车,还能给老爷买不起儿鱼吃?所以呢,明家对冻鱼的需求,一样是多多亦善的。
有需求,那就得接着再去买。可惜了,第二趟就没有第一趟那么顺利了,半路上,车被当地政府的人抓到了,明爹说,他们在外面冻了两天两夜,都没把那鱼要回来,到底让人家没收了。只好认赔。不过这个风险是早就给屯里的人说明白过的,大家也都理解。之后再返回去重新买。这一趟走了五天才回来。然后又去,一直到腊月二十,跑了四趟。
明家买了十块钱的鱼,一百多斤呢。在之前冷猪的冰窖边儿又砌了一个冻鱼的窖。这些鱼,够爷爷吃一个冬天了。
家里的二十都养得够大了,留了六只年。剩的都是要卖掉的。明爹一直在拉鱼,没时间去城里卖了,本来要等着他忙完了,再去的,用自行车驮着,也方便。可是爷爷舍不得多喂几天的那些粮。就用扁担挑着,走着城去卖了。
爷爷回来的时候,给七个孩,每个人买了一帽。给明爹买了双厚袜,给明娘买了厚围巾。
几个孩,一个个的,稀罕得不行不行的,都舍不得。就小文哥,心大,第二天就巅巅儿的着新帽去玩儿了。顺便显摆,让他的那些小伙伴们羡慕一。
除了帽,爷爷还给三个上学的孩买的本铅笔和橡。铅笔二分钱一,橡一分钱一块,本是舍不得买现成的,而是买的五分钱一大张的一面光一面麻的大黄纸,回来自己剪好了用线订上,就是本了。而且,反正面都得用完了,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