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跟上巳节诸事。
三月三便是上巳节,也就是俗称的女儿节,《诗经》歌咏过上巳风俗,人们会在这天到河边洗沐,趁着盎然意洗去上经冬的尘垢。
年轻的男男女女还会相约去河边赏看景,看对时互赠丽的芍药以定。
男女之间,发乎,止乎礼,本是相当自然之事,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与条条框框,也不应当只是男女安坐家等媒人说和。
像《诗经》的《溱洧》便有这样一句:“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讲的是少男少女手执兰草在河边相遇,女的问:“去看吗?”男的说:“看过了。”女的问:“能再陪我去看看吗?”
两人便快活地同游。
古人多聪明,人好不好,自己亲自挑拣,女孩看上了谁也不忸怩,想邀约的时候积极邀约!
三娘准备让人备好成束的兰芷芳草分发给登记在案的未婚男女,举办县的上巳相看大会。
人好不好,不自己看看怎么知?
日是自己过的,适不适合还是得看自己的想法!
当然了,看对以后该有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得有。
七夕和元宵已经成就过好几批佳偶,县的媒人们如今都积极地张罗这类活动,如今已经不用三娘怎么费心。
倒是钟绍京打趣三娘:“你也快及笄了,要不要也拿束兰草去河滨走一走。”
三娘:“你们怎地都想我赶早嫁人,嫁了人哪还能这般自在?说不准到时候我想来陪您吃个饭遛个弯都不行了。”
钟绍京想想觉得这话说得对,三娘这夫婿可不好挑,差的本看不上,好的又不一定容她继续官。
这要是生成男孩儿,可就没那么苦恼了,什么人家的女儿都是能娶的。
钟绍京:“那等容不得你自在过活的夫婿可不能找,你还小,慢慢挑拣着就是了。”
第100章
三娘虽不可能掺和相看大会, 三月三却还是放了个假,跟着游人们去河滨走了走。
这本就是时人喜的好节日,河滨游者甚众, 手执芳草之人在其只能算少数。三娘一路溜达过去,不少认她来的摊贩都乐呵呵地跟她打招呼,还有些人拿自己的吃邀她尝尝。
盛难却之, 三娘尝了一肚的好吃的。她正觉得这样去不行,便见有个熟人迎面而来,竟是许久不见的李俅。
三娘讶:“你怎么来了?”
李俅:“来与人谈几门生意。”他年岁渐,经商的天赋渐渐显来, 手底也养了不少这方面的人才, 东的各项营生便由他打理了。
他自幼失母,在李俨这个兄的庇佑大, 向来与李俨最是亲近, 由他来办事李俨也放心。
越是大,越清楚这样可以相互信任的手足义有多难得。
李俅笑着说:“办完事见这边闹得很, 就过来走走, 没想到远远瞧见了你。”
三娘也笑:“你来得正好,我们找个地方歇歇脚聊聊天,再走去我可要吃撑了。”世上最难推却的就是别人由衷的,她可以拒绝许多事,唯独不能拒绝这样的真心实意。
李俅自然不会不答应。
两人寻了临江的茶寮坐吃茶,周围都是过来暂歇的游人, 他们也就没聊什么要事,只随意地说起彼此的近况。不想才对坐不到一刻钟, 竟有人跌跌撞撞地寻了过来,神仓皇地附耳给李俅说了什么。
李俅霍然起, 匆匆对三娘说:“我先回去了。”他说完正离去,临走又忍不住回和三娘隐晦提了句,“家父……去了……”
三娘听了这话,也是浑一震。
虽然早就有这个准备,真到了这一天还是不安得很。
李隆基有五十多个儿女,光儿就二十几个。其实光看,太既不占嫡,也不占,纯粹是因为大皇有残缺,而当年赵丽妃又正得盛,所以才由李瑛这位二皇当了太。
李瑛病逝了,太之位会落在谁上?
谁都不知。
谁都不会知。
何况生死面前,再多的劝都是枉然。
三娘只能说:“节哀。”
李俅,上疾驰归京。
三娘回了县,让绕梁个准备。储君离世也算是大丧,府上都得收拾收拾,至少在储君新丧这一个月不能当了鸟。
另一边,李俅回了东,东上皆是一片惨淡,连那新嫁来的嫂都穿着一素衣无声啜泣。
这一阵又一阵的哭声既是为了逝去的太李瑛,也是因为所有人都不知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太是病逝,她们一时半会确实不会有事,只是谁知接来会到谁来当太?
一时间每个人都心生惶然。
李俨见李俅匆匆换了丧服过来,没说什么,安静地指挥底的人忙里忙外。若非他底有着的青影,形又近乎形销骨立,旁人见着他这平静的模样怕是都要觉得他不孝了。
李隆基听到东传来的噩耗,第一时间召见了李俨。
瞧见李俨形容憔悴枯槁、宛如行尸走,李隆基心颇有动,招呼他坐近一些,抬手拍着李俨的手背说:“你这些日衣不解带地侍疾,为人能的事你都了,莫要伤心过度,你阿娘与你妻还需要你,你底的弟弟妹妹也都还小。”
李俨听得眶,竟是连句完整的话都答不上来,只能“嗯”地一声哽咽答应。
李隆基让他继续办太李瑛的后事。
李俨一走,李隆基倚在御座上良久,才和力士聊了起来:“你觉得皇孙如何?”
力士是李隆基的潜邸旧臣,李隆基当了多少年皇帝,他就在李隆基后站了多少年,帮李隆基办过的事多到他自己都数不清,他也从来不曾去数。
若说世上有谁最了解李隆基的想法,那绝对是力士无疑了。
听李隆基这么一问,力士便恭谨答:“皇孙至纯至孝,连老祖宗都曾降福旨,自然是极好的。”
他说的乃是当初安禄山的事,安禄山还未被押送京,皇孙便已知晓其人其貌,还说此人会祸安。大唐正是如日天的时候,安洛更是万国来朝的繁华都会,谁敢说大唐会陷动之?
偏偏当初那个年方七八岁的小孩说得极其详细,叫李隆基生了“宁杀错,勿放过”的心思。毕竟这么说的人也不独皇孙一个,张九龄他们也总把胡人狼野心挂在嘴上。
那时候李隆基虽然已经不喜张九龄,却还是因为皇孙那个梦的缘故把话听了去。
安禄山已经因为自己犯了军法被杀了,皇孙当年的童言稚语旁人自然无从知晓。
也只有常年跟在李隆基边的力士会提起。
李隆基听后也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