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兴致盎然在村里溜达了一圈,看什么都觉得很新鲜,遇到自己没见过的事自然又拉着村民问东问西。
蓝田县这边的特产除了大杏,还有著名蓝田玉,不少御用玉都是由蓝田县贡的,民间也有不少玉雕手。
光是这张家村便有不少人擅此,是门赚钱的营生,要不然他们村里也不能把红布都挂到村的大树去。
三娘转悠到一半撞见个正在雕刻玉石的老妪,便跑去蹲在旁边看人家雕。
老妪不为外面的闹所扰,她也没把自己当外人,别人手挪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
最后还是那老妪先开了:“你想学这个?”
三娘:“没有,我就是看你雕工了得,一看神了!”她一都没有不请自来的自觉,还兴致地追问,“您这手艺是跟谁学的?我觉得你比京师那些首饰铺雕得都要好!”
听三娘这么问,老妪脸上有一瞬的失神,接着才笑了起来,回:“我跟我那外学的,他生前也常夸说也就是他不愿意去,要不然安城里那些个首饰铺都抢着要他。”
三娘听到“生前”二字便知晓自己问错话了,不过见老妪脸上多了几分难掩的温柔之,她便直接坐在一旁与老妪聊起她那位已经去世的丈夫,聊她们如何相识、如何成亲、如何生儿育女。
老妪觉得她这一生其实顺顺当当的,唯一不好的是自己活太久了,嫁掉了女儿,送走了丈夫,儿又从军去了,剩她一个人孤零零。
若非还有丈夫教的手艺打发日,她怕是已经随丈夫去了。
比较遗憾的可能是没能找到她们家这门手艺的传人,丈夫生前挑剔得很,没收学徒,独独教了她。她一个老寡妇,平日里不和人接,这些年也没机会教旁人。
要不是三娘耐心地听她说了这么多往事,她也没办法把这些心事轻易说。
三娘思量片刻,没有特意开导老妪想开,而是笑着问:“我正愁着今年不知该送什么礼给辈们好,要是我给您画些图样,您能帮我雕刻来吗?我要的东西不大,就一些读书人平时用的私印。”
老妪听后神一振,忙答应:“要是能帮到少府的话当然最好。”
三娘:“哪能说是帮我?您可得行价收我的钱才行,不然我是要被御史弹劾的,到时候我这少府可就当不去了。”
她还给老妪举了个例,说御史那可是什么都弹劾的,比如以前有个官员路上买了特别香的烤饼,揣在袖兜里准备上朝前后吃,结果那烤饼实在太香了,香到了隔的御史。
御史二话不说把他弹劾了,官都没得啦!
老妪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在御史面前脸吃个饼都不行,当即说:“那……那就行价吧。要是雕来的成品您不满意,可以不要。”
三娘:“您这样生意是要亏本的。”
老妪:“我们也不啥生意,就是卖手艺的。”
三娘与老妪商定好用料和价钱,看天不早,便邀老妪一起去吃喜酒。
老妪犹豫片刻,起跟着三娘往外走。
夕西。
天边金灿灿一片。
老妪看着满天的霞光怔了怔。
多久了啊。
她多久没好好看过这样的黄昏了。
记得以前每次遇到这云霞烂漫的日,她那老伴就会兴得像个孩,跑屋把她拉到屋外一起看天边的云,看天边的山,看天边那红彤彤的落日。
那时候她总要回一句“这有什么好看的”,却还是陪他坐在屋檐看着那红日缓缓没远山之。
“姑姑!”
不远一个年汉惊喜的呼喊声拉回了老妪的思绪。
老妪抬看去,发现是自家侄。
她朝对方。
年汉喜地引着她和三娘一行人座。
自从姑父去世以后,他姑姑就总一个人待着,别人和她说话她总不搭理,这次他们劝了好久都没把她劝门,大伙心里都担心的。
没想到郭少府居然能把她劝来!
年汉满脸笑容:“二郎要是知姑姑你愿意来吃他喜酒,一定兴得很。”他是新郎的二伯,也是张婆婆的侄,自然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
接来张家人对待三娘的态度就更殷切了,直接把她的座次安排在最前。
不仅因为她的份,还因为打心里激她。
第85章
大半天参加了一场完整的农家婚礼, 于三娘而言也算是格外新鲜的验。
吃饱喝足,三娘便与郑莹她们一起骑回城。
秋将近,一路上月明星稀, 萧戡喝了好几酒,都有些醉了,坐上说要给三娘唱歌。
一行人便踏着萧戡那鬼哭狼嚎的歌声归去, 萧戡那匹承载过迎亲重责的儿忍不住时不时抖抖耳朵,似乎想把钻自己耳朵里脏东西给抖去。
三娘听得乐到不行,等萧戡惊天地泣鬼神的醉歌吼完了,笑眯眯地说:“那该到我了。”
她也趁着微醺的酒意哼哼起新学的歌儿。
郑莹虽然时常在县衙事, 却从不曾在外待到这么晚, 更没见过夜人静时分悄寂寂的原野与山林。此时有三娘清朗悦耳的歌声相伴,茫茫的夜瞧着似乎都不那么吓人了。
众人且歌且行, 很快回到县城外。知晓是新来的郭少府回城, 守城门的人麻溜把门打开、恭恭敬敬迎她们城。
三娘多看了全程唯一一个认真查验她印玺的守卫,没上说什么, 挥别萧戡一行人回了自己住。
一夜好眠。
崔县令等人都从各自的仆从那里听闻三娘夜归的事, 还有人甚至已经知晓三娘昨天都在那张家村了什么。
崔县令屏退来通风报信的人,摇着笑了笑,心不免慨:到底是少年人啊,事就是放纵肆意、不拘小节。
左右县也没什么大事,崔县令也没寻三娘过来说话。
倒是三娘吃过朝后找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份文稿。
崔县令微微讶异。
“郭少府坐说话。”他客气地招呼。
三娘也不拘着, 在崔县令对面落座,把手的文稿呈给崔县令。她说:“官在城里城外转悠了两日, 有些浅的想法想和明府商量商量。”
崔县令眉一动,边接过文稿边询问:“都是县衙里一起办事的同僚, 谈不上什么上官官的,郭少府但说无妨。”
三娘浅浅一笑,颊边两个笑窝,为她平添了几分亲和力。她娓娓说自己的想法:“我只走了这么两天,便听闻县有许多善人善事、能工巧匠。不如我们整合有唐以来蓝田县的况撰写一本《蓝田县志》,详细记录县的善男善女,以达到树立标杆、移风易俗的好效果。还有蓝田诸里的有什么能人异士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